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52章 易服令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西施為慶忌系上壹條腰帶後,又拿起了壹條較為緊窄的胡褲,讓慶忌坐在床榻上,自己半跪下來,想為慶忌穿上胡褲。
  折騰了幾下,西施的俏臉不由得壹垮。
  這胡褲也不是壹般的難穿。
  關鍵是對慶忌而言,不太合腿!
  好不容易為慶忌穿上了褲子,西施又拿著壹雙胡履給慶忌穿上。
  這胡履跟慶忌之前穿的鞋子,多有不同。
  慶忌日常所穿之履往往以絲帛為面,麻縷為底,朝會之舄則用木底。
  這種履舄多為短幫,平時穿著沒有問題,用於行軍則不太適宜,尤其不適合跋涉於水草之地。
  而胡人之履則以皮為之,做成高統。
  最後,西施為慶忌戴好了胡帽。
  說是帽子,其實是壹種冠。
  冠帽上有貂尾,這是由於北地寒冷,冠的造型則如簸箕……
  終於穿好壹整套的胡服,慶忌這才出了門,姍姍來遲的到崇政殿上朝。
  “大王萬年,萬年,萬萬年!”
  “眾卿免禮,平身!”
  “謝大王!”
  當群臣各自落座,看見慶忌身上穿戴著的胡服、胡帽、胡帶、胡褲的時候,都不由得勃然變色,壹片愕然。
  “大王,妳這是?”
  太宰計然匪夷所思的看著慶忌。
  慶忌則是聳了聳肩,笑吟吟的詢問道:“計然,寡人今日這壹身行頭,看著如何?”
  “……”
  計然沈默了壹下,然後搖搖頭道:“大王,恕臣直言,此等胡人服飾,不應當出現在大王妳的身上!”
  “大王妳貴為壹國之君,應該是吳國萬民黎庶的表率,豈可不正衣冠?尤其是在朝堂這種嚴肅的場合,大王更不應該穿著胡服,以此等尊容見人!”
  “如此,成何體統?”
  “正是!”
  反應最為激烈的,當屬右丞相孔丘。
  孔丘壹臉沈痛的神色,站出來進言道:“大王,妳穿著如此胡服,實在有悖於我華夏的衣冠制度!”
  “請大王還是換了冕服上朝!如若不然,此事若傳揚出去,臣唯恐世人非議大王,惡意中傷大王,以為我吳國淪為戎狄之國也!”
  “大王,慎重!”
  “請大王慎重!”
  群臣都紛紛下跪,請慶忌回去換壹身冕服,把身上的胡服舍棄掉。
  對此,慶忌只是壹笑置之,道:“二三子,寡人穿此胡服,有何不妥?”
  “我吳國之新都鹹陽,西北盡是義渠、烏氏等戎狄,他們都是以遊牧為生,長於騎馬射箭。”
  “戎狄在軍事服飾方面的確有壹些特別的長處。”
  “他們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
  “所以戎狄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
  “寡人欲在國內推行‘易服令’,使軍中將士和國人著胡服,習騎射,取戎狄之長補中原之短,師戎長技以制戎!”
  “不可!萬萬不可!”
  孔丘立馬跳出來反對,言辭激烈的道:“大王,豈不聞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我泱泱華夏,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
  “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我華夏傳統服飾,雍容典雅、大方,源遠流長。”
  “其結構內涵,遠非胡服所能比擬的。”
  “如深衣壹般,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如在制作中,先將上衣下裳分裁,然後在腰部縫合,成為整長衣,以示尊祖承古。”
  “深衣象征天人合壹,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
  “袖根寬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
  “其背後壹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擺平齊,象征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征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征壹年四季。”
  “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壹年十二月!”
  “比起深衣,胡服有何內涵?”
  慶忌承認,胡服在內涵上,的確不如深衣。
  深衣起源於虞朝的先王有虞氏,他把衣、裳連在壹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
  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大約在夏商時期服飾制度初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範圍。
  當時的服飾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
  貴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
  平民服飾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腰間則用條帶系束。
  而在這個時候,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壹的貴族服飾樣式,故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用作常服、禮服,且被用作祭服。
  華夏現在的傳統服飾的有兩種基本禮服——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而上衣下裳制要比深衣制等級高。
  壹般平民百姓由於等級制度和生活水平的限制,也為了方便勞動,只能穿窄袖貼身的短打……
  而且,穿著深衣還有壹定的註意事項。
  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健在,以花紋布料為衣緣。
  如果父母健在,以青色布料為衣緣,又稱青衿。
  如果是孤兒,以素色為衣緣。
  這是《禮記·深衣》中明確規定的因家庭狀況不同,制作深衣時所選擇的緣邊用料不同。
  此時,面對以孔丘為首的群臣強烈反對,慶忌只是搖搖頭道:“諸位,二三子,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遺俗之累。”
  “昔日秦穆公創下的功業,便是從戎狄那裏獲取的。”
  “孔丘,殊不知為人臣者,得寵時應有孝、悌、長、幼、順、明的品德,順達時該有利於國人,有益君主的功績,這是身為人臣的本分。”
  “現在,寡人希望創造遠邁秦穆公的功業,開拓西戎、胡人的土地。”
  “寡人是為了削弱外敵,事半功倍,能夠不耗費黎庶的勞力,而取得前所未有的功勛。”
  “所以,凡是取得高於世人功勛之人,便要承擔拋棄陋俗的牽累;擁有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謀略之人,就要任隨傲慢的世人怨恨!”
  “寡人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
  “故,寡人務必在國內推行易服令,使國人盡可能都穿上胡服,練習騎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