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90章 腰佩兩國相印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魏國都城,大梁。
  此時,在宮室之中,已經是遲暮之年,壹副即將油盡燈枯模樣的魏君侈躺在病榻之上。
  氣若遊絲的他,還不時的咳嗽幾聲,幾乎要喘不上氣來。
  作為太孫的魏駒,則是伺候在壹邊。
  趙國上大夫傅便,跪坐在不遠處。
  隔著輕紗壹般的帷幔,魏君侈顫巍巍的問道:“傅大夫,妳此番使魏,有何貴幹?”
  “魏君,我國君讓魏君整軍備戰,誓死保衛大梁城。”
  傅便鄭重其事的道:“此番吳軍來勢洶洶,我三晉又有伊闕、黎之戰敗,不易正面抗衡。然,韓趙魏三國,同氣連枝,我趙國斷然不能坐視韓魏被吳蠻子所滅。”
  “我國君已在晉陽、邯鄲等地再次征兵,且派了使者,前往齊、宋、衛、燕等國,請列國壹起發兵援救韓魏。”
  聞言,魏君侈慘然壹笑,道:“列國當真能救援我魏國?”
  “可。”
  傅便朝著魏君侈躬身行禮道:“魏君,今吳國勢大,吳王慶忌又是狼子野心,圖謀掃滅諸國,壹統華夏,我等豈能讓他得逞?”
  “所以,列國皆有唇亡齒寒之感。此誠韓魏兩國生死攸關之際,敝臣不敢隱瞞,中山國、代國都願發兵救援韓魏。”
  “只要魏國能撐住兩三個月,大梁之圍遂可解之。”
  魏君侈瞇起了眼睛,緩聲道:“傅大夫,兩三個月?而今成周、洛邑壹帶,有吳軍幾十萬人馬。”
  “僅憑我魏國壹己之力,再加上大梁是新都,防禦工事不甚堅固,城中的可戰之兵不過數萬人,便是再有老弱婦孺相助,負隅頑抗之下,恐怕都難以抵擋吳軍兩三個月。”
  聽到這話,傅便忙不叠的道:“魏君!汝魏國上下,眾誌成城,又何懼不能抵擋吳蠻子的侵害?”
  “魏君可盡力而為。我趙國壹定盡快發兵援救大梁。”
  這只是傅便的壹面之詞,老謀深算的魏君侈,又豈會輕信?
  見到魏君侈壹副無動於衷,已經不想搭理自己的模樣,傅便又道:“魏君,難道妳能坐視魏國就此滅亡,汝魏氏基業,毀於壹旦嗎?”
  “吳王慶忌,虎狼之君也,吳國更是虎狼之國!”
  “難不成在吳軍兵臨城下之際,魏君便要開城投降,將祖先留下的基業拱手讓人?”
  “呵呵。”
  魏君侈淡淡的壹笑,道:“傅大夫此言差矣。魏國,不壹定會亡國。”
  “寡人聽說吳王派的信使,已經到大梁,並面見了相邦文種。相信待會兒,文種就會入宮覲見寡人,商談魏吳兩國弭兵之事。”
  傅便瞪著眼睛道:“魏君,妳是要向吳國求和?”
  “若能讓我魏國免於戰亂,保住我魏國的宗廟社稷,寡人割地求和,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壹聽這話,傅便不由得痛心疾首的道:“魏君此言差矣!”
  “割地求和,稱臣納貢。這後者且不說,前者,魏國今日割三城,明日割五城,有多少城邑土地能割讓給吳蠻子?”
  “自吳國稱霸天下以來,吳國的附庸國可都沒有好下場。”
  “如今魏國直接受到吳國的威脅與侵略,首先以地賂吳、事吳,實乃大繆也!”
  “若諸侯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殘殺,吳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
  頓了壹下,傅便痛心疾首的道:“魏君,諸侯之地有限,吳蠻子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至於顛覆,理固宜然。敝臣認為,以地事吳,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
  魏君侈沈默了。
  他知道傅便說的沒錯,但是他不能反駁,卻也不敢贊同。
  “傅大夫,請妳先回傳舍稍候。事關重大,寡人要好生思慮。”
  “敝臣就在傳舍,靜候佳音。”
  傅便認為自己已經說服了魏君,起身告退之後,魏君侈又讓人將文種請到宮室中。
  “相邦,吳王有意滅魏耶?”
  魏君侈問了壹句。
  “有!”
  文種嘆氣道:“國君,實不相瞞,大王有意滅魏。只是範蠡、武安君等人好言相勸,這才使大王暫時打消了滅魏之念頭。”
  “大王派信使見臣,讓臣作為使者,促成吳魏兩國之盟好。”
  魏君侈瞇起了眼睛,詢問道:“不知吳王有何條件?”
  “大王之意,是讓魏國割讓河東的耿、采桑、桐、周陽、安邑、黃父等二十壹座城邑,並賠償吳軍在戰爭中的壹切損失。”
  文種緩聲道:“臣估算了壹下,魏國應賠償給吳國,至少黃金三萬鎰。若無這麽多的黃金,可用玉帛、粟米、布匹、綢緞等硬通貨折算……”
  “咳咳咳咳!”
  聽說了慶忌所開出的條件後,躺在病榻之上,原本就壹病不起的魏君侈忍不住壹陣劇烈的咳嗽,怒火攻心之下,居然“哇”的壹聲,壹口老血噴了出來。
  “君父!”
  身邊的魏駒忙不叠的上前扶住了魏君侈,拍了拍他的後背,給他舒緩壹下。
  而後,魏駒不由得沖著文種怒目而視,道:“大膽文種!”
  “妳算什麽東西!吃裏扒外!”
  “普天之下,就連普通的庶民都知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妳,作為魏臣,被國君欽命為相邦,卻不似為國效力,為君盡忠,反而出賣我魏國的利益,為吳國謀利!”
  “妳這跟賣國求榮有何區別?”
  “文種,妳對得起自己的差事,對得起國君對妳的重用嗎?”
  在這個事情上,文種看起來,似乎做得不厚道。
  但,文種既是魏臣,也是吳臣,在魏國是相邦,在吳國是左丞相,掛著吳魏兩國的相印!
  壹個人,擔任兩國的相位!
  只見,此時的文種被魏駒訓斥了壹番後,不鹹不淡的取下了頭上的進賢冠,並從懷裏掏出了相印,朝著魏君侈以及魏駒躬身行禮道:“國君、太孫,文種原本是楚人,承蒙大王不棄,不以文種卑鄙,對文種委以重任,以左丞相之位,讓文種得以壹展所長。”
  “文種甚是感激,遂以命相報,殫精竭慮,在所不辭。”
  “之前文種奉王命,出任魏相,以壹人之力,任職吳魏兩國。”
  “今吳魏相沖,文種被夾在兩國之間,左右為難,請魏君允許臣卸去相邦之位,歸還相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