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0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在山中尋找壹遍後,慶忌等人終於在小溪邊看見壹個身影。
  穿著壹襲短衣,以簡陋的葛布織造而成外袍,以布帶束發,白發蒼蒼,卻不見多少的皺紋。
  腰上挎著壹柄柴刀,旁邊的地上放置著兩捆柴,壹條扁擔,如樵夫壹樣。
  這可不正是名動天下的季劄嗎?
  “叔祖?”
  “大王,緣何到此?”
  “寡人見妳遲遲不歸,擔心叔祖妳碰上危險,故而來此。”
  聞言,季劄不由得感動的道:“多謝大王關心,老臣甚好。”
  “叔祖何故滯留於此處?”
  季劄於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慶忌。
  他在舜山過著耕樵隱居生活,今日背著壹捆樵柴下山,壹腳踢到壹個小包袱,仔細壹瞧,是壹包五銖錢。
  季劄想,五銖錢壹般是不甚富裕人家所有,丟錢的人壹定很焦急,便放下柴禾在小溪邊等了起來。
  這壹等,便是足足大半天的時間。
  “善。”
  慶忌感慨道:“叔祖真乃我吳國之楷模,拾金不昧,可為天下唱!”
  “大王謬贊。”
  就在這時,不遠處壹名婦人慌慌張張的上前,似乎是在搜尋著什麽。
  “汝在找甚?”
  婦人哽咽答道:“先生,妾是在找錢袋,家中婆婆染病,故而借了錢急於去抓藥,誰知趕路甚急,掉了錢袋。”
  “妾這壹路折返回來,若真找不到,妾實在是無有面目再見家人……”
  看著抹眼淚的婦人,季劄嘆了口氣,問道:“不知妳掉了多少錢?”
  “三千七百二十文錢。”
  “善。”
  確認數量無誤後,季劄這才掏出錢袋,還給了婦人。
  婦人見狀,知道是自己的錢袋,壹數銅錢,分文不少,於是千恩萬謝的問道:“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住在何處?妾日後也好報答。”
  季劄搖搖頭道:“我是山野村人,不必多問,趕緊抓藥為妳婆婆治病吧。”
  婦人於是含淚告別。
  看見季劄這般高尚的品格,慶忌身邊的公子鴻、範蠡、伯噽等人,都不禁肅然起敬。
  做好事不留名,季劄當為楷模!
  ……
  回到舜過山季劄的住處後,慶忌又在茅草屋當中,跟季劄對席而坐。
  此時夜幕降臨,聽取蛙聲壹片。
  作為主人家,季劄還特意為慶忌沏了壹壺茶,分別倒了壹杯。
  不得不說,隱居於舜過山的季劄,生活分外的愜意。
  所有吃穿用度,季劄基本上都能做到自給自足。
  說了壹些體己話之後,季劄若有所思的問道:“大王此番到訪,怕不止是拜訪老臣那麽簡單?”
  “瞞不過叔祖妳。”
  慶忌微微壹笑道:“叔祖,依妳看,我吳國而今最大的缺陷何在?”
  聞言,季劄想了壹下,便道:“回稟大王,若說我吳國現在最大的缺陷,莫過於人心不附。”
  “自壽夢以來,吳國始強,崛起於東南壹隅之地,而後歷經諸樊、余祭、夷昧、王僚,至大王,共四代人六位國君。”
  “前五代先王盡皆勵精圖治,使吳國的國力蒸蒸日上。”
  “大王妳以二十壹的時間,吞楚滅越,西亡巴鄖,南並百越、百濮之地,北逐諸侯,大霸天下。”
  “使吳國的疆域,擴展了十倍不止。”
  頓了壹下,季劄又道:“然,大吳擴張勢頭過於迅猛,實乃遺患無窮也。若匠人建房,壹磚壹瓦,夯實地基,必不可少。”
  “大王急於求成,所用之磚瓦材料,非是上品,其房雖大,卻不甚堅固,若暴風壹吹,老臣唯恐吳國這間房,有傾覆之危……”
  季劄的想法,跟慶忌是不謀而合的。
  實際上,吳國而今最大的隱患,不少有識之士都看得出來。
  但,如何解決掉這壹隱患,最大限度的將吳國的全部力量利用起來,才是最難的。
  “叔祖何以教寡人?”
  “大王,恕老臣直言,若欲穩固我吳國的根基,首在治人,治理人心。”
  季劄緩聲道:“若人心歸附,則大吳根基勢必堅不可摧。”
  “如何使人心歸附?”
  “唯有推行仁政。”
  “仁政?”
  慶忌皺著眉頭道:“叔祖,我吳國而今所行之政,莫非仁政耶?”
  慶忌認為,吳國現在所推行的政令,絕對是仁德的。
  有利於民!
  至少吳國的賦稅標準,在天下列國當中算是最低的。
  除了刑罰較為嚴酷壹些,在各個方面,吳國治民方面,基本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季劄聞言,則是搖搖頭道:“大王,何為仁政?”
  “若行仁政,大王當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
  “而今吳國倉稟充裕,國富民強,貫朽粟陳,大王何不能進壹步輕徭薄賦,施恩於黎庶,以此博得人心?”
  還要輕徭薄賦?
  慶忌有些遲疑。
  吳國的國庫,現在的確是“貫朽粟陳”,堪比漢朝文景治世。
  國家的糧倉豐滿異常,幾乎發黴腐爛。
  府庫裏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錢多得散亂在地上,人們都不想撿……
  當然,這是壹種較為誇張的說法,不過可見吳國此時的富庶程度。
  “叔祖,如此小恩小惠,寡人唯恐人心不足……”
  慶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季劄則是笑了笑,道:“大王若是連小恩小惠都不願施於黎庶,黎庶又怎會心向大王,心向吳國?”
  “大王,推行仁政,需要壹步步來,治大國如烹小鮮,火候必須把控好。”
  “如大王施予黎庶之恩惠,可由小及大,人所共知。試問,之前對吳國尚且存在敵意之人,豈能不被感化?”
  “善。”
  慶忌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不管是哪個時代,總是好人居多,真正的白眼狼少之又少。
  若不感化那些懷有異心的人,日後吳國如何能壹統天下?
  現在,吳國最大的絆腳石,不是北方列國,而是內部的居心叵測之人。
  這二十壹年來,吳國在慶忌的統禦下,通過戰爭的方式,掃滅了多個國家。
  戰爭,必有殺戮,尤其是楚國、越國,跟吳國都有世仇,原本就是不死不休的國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