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吃相

牧塵客

歷史軍事

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王賁率領大軍由北方燕地迂回進攻齊國。 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1章 機器速度

帝國吃相 by 牧塵客

2019-5-18 16:46

  “拿鏟刀來!”陳旭吩咐,很快壹個幫工從人群中遞過來壹把鋒利的青銅鏟刀,陳旭小心翼翼的從陶碗的底部鏟斷陶泥,壹個形狀規整的陶碗泥坯就完整的取了下來。
  做壹個陶碗陳旭肯定不能滿足,他需要作出來的是酒瓶,於是又挖了壹坨陶泥放到圓盤上,按壓了幾下吩咐幫工再次轉動搖把。
  這次幫工已經有了經驗,因此沒等到陳旭吩咐就用盡全身的力氣搖起來,聽著圓盤嗚嗚的聲音,陳旭判斷轉速可能達到了每秒七八轉,也就是說這個幫工的手速至少也達到了每秒兩轉的速度,這已經非常嚇人了,不過對於拉制泥坯來說已經足夠了,再快估計陶泥都會被甩出去,而且速度太快對於拉坯的人來說就要求技藝越高,這麽軟的泥巴輕輕碰壹下瞬間就會變形,因此想塑成需要的形狀就越不容易。
  陳旭面色冷靜,壹雙手不斷的擠壓泥巴,隨著壹個陶杯的形狀出現,然後繼續長高,很快就變到足有壹尺,看看高度差不多了,陳旭雙手慢慢往中間合攏,很快就收縮出來壹個細長的瓶頸,最後把壹根手指伸到頸口往內按了壹下,瓶口瞬間變的又平又圓。
  陳旭收手看了壹下,似乎還有些不太滿意,於是吩咐幫工放慢速度,然後用手輕微的修整了壹下,使得瓶子這個仿佛葡萄酒瓶的陶瓶上下看起來更加規整。
  “停~”陳旭擡手,隨著轉盤慢慢停下來,展現在所有人面前的就是壹個壹尺高,下面細圓如柱,上面收攏成壹個細頸,瓶口只有不到壹寸的光滑泥坯。
  連續兩件作品完成,所有圍觀的人已經完全無法呼吸了,壹個個長大嘴巴感覺滿地都是眼珠子在亂蹦。
  這種制作陶坯的方式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老陶匠匠直接渾身哆嗦,滿腦子都已經完全空白了。
  陳旭壹口氣做了兩件陶器,前後時間不到三分鐘,但如果放在以前,三分鐘連壹根泥條都還沒搓出來,而要成功做出壹個陶碗來,即便是他這種熟練的老工匠,壹個時辰也只能做出來不到十個,換算成後世的時間,就是壹個小時五個的樣子,也就是平均十二分鐘才能做出來壹個陶碗,而學徒花費的時間就更久了,壹個小時能做出兩個就算是可以出師了,由裏典報備到縣衙,就可以單獨開陶器作坊售賣,抵田稅和徭役,成為正規的工匠。
  而陳旭的制作時間徹底打破了這種格局,陶碗只需要差不多半分鐘就能完成,壹團泥巴用手輕輕按壓幾下,壹個圓溜溜的碗就轉出來了,而瓶子略花時間,但也沒有超過兩分鐘。
  這個效率如果傳出去,簡直能夠嚇傻全大秦的陶器工匠。
  “高河,妳來試試!”陳旭用鏟刀將陶瓶從轉盤上鏟下來放到旁邊,然後從壹塊陶土做的凳子上站起來對老陶匠說。
  “師傅,裏典叫妳呢!”壹個學徒使勁兒扯了幾下老陶匠的衣服。
  “我?欸,好好,我來試試!”老陶匠回過神來瞬間興奮莫名的坐下來,壹雙沾滿泥巴的雙手激動的不知道該怎麽辦。
  “根據妳要做的陶器大小用合適的陶泥,適當的多壹點兒也無所謂,就跟我剛才的樣子壹樣做,很簡單的!”陳旭站在傍邊指點,老陶匠激動的心情也慢慢平息下來,然後學著陳旭的樣子,挖壹坨泥巴放到轉盤上按壓好,然後把手上沾上水,幫工很有眼色的開始快速搖動搖把,很快圓盤就又開始快速轉動起來。
  老陶匠的手抖抖著剛壹靠攏陶泥,泥巴瞬間開始扭曲變形,老陶匠趕緊把手收回來,深吸了幾口氣又再次伸手按到泥巴上,隨著壹雙長滿老繭的手上泥漿翻滾,壹個圓圓的陶碗也很快就現出雛形來。
  人群再次發出各種驚喜的歡呼。
  “快去陶器坊,聽說那兒裏典大人又制作了壹個可以長出陶器來的東西!”隨著幾個小娃子興奮的跑到鎮上大聲嚷嚷了幾聲,馬上就有壹些無所事事的鄉民立刻往制陶坊跑去。
  本來收拾好行禮準備離開的趙擎忍不住也跟著壹群人來到了制陶坊,然後看著裏三圈外三圈把壹間涼棚圍的密不透風的大人孩子,而且裏面不斷傳來哇哇的驚嘆和怪叫。
  “哇,這個瓶子好看!”
  “哇,這個瓶子肚子又大又圓!”
  “哇,癟了癟了,唉~~”
  裏面的聲音讓外面的人急的跳腳,便使勁往裏面擠,趙擎也是費盡力氣終於擠了進去,然後看到正在制作陶器的老陶匠,壹團泥巴隨著他的手指,瞬間就變成了壹個形狀規整的陶器形狀。
  老陶匠自然是老陶匠,雖然也是第壹次接觸拉坯機,但由於制陶多年,自然胸有成竹,熟悉了幾次之後,已經能夠熟練的制作出來幾乎大小高矮壹模壹樣的陶碗和陶瓶,地面上現在已經擺滿了高高低低的各種形狀的陶器。
  而且做得越多,他越來越得心應手,比之陳旭做出來的還要精細規整。
  就像造車的不壹定是賽車手壹樣,陳旭現在也只能站在旁邊鼓掌,這老頭兒的確很有制陶天分,短短不到二十分鐘,已經把拉坯機玩兒的非常溜了,而旁邊搖搖把的幫工已經堅持不住換人歇息了。
  “這是何物?”趙擎目瞪口呆的踮著腳看了許久之後,壹個激靈清醒過來扳著壹個鄉民的肩膀焦急的問。
  “這叫拉坯機,就是用來制作陶器泥坯的!”鄉民頭也不回的說了壹句。
  “這可是在裏典的指揮下我們做出來的!”旁邊壹個木器工坊的學徒得意的說。
  趙擎的眼光很自然的落在了站在壹堆人之中鼓掌的少年身上,心中的感覺越來越怪異,仿佛陳旭身上蒙著壹層白茫茫的光芒,似真似幻,怎麽都看不清楚。
  “高河,這幾天加快速度多做壹些酒瓶,記得泥坯晾幹之後先不要入窯燒制,我還要在上面寫壹些字!”陳旭叮囑完後從人群中擠出來,在壹口水缸邊把手洗幹凈,然後往鎮上走去。
  “陳裏典!”趙擎從後面追上來。
  “趙先生不是說要回去嗎?”陳旭笑著問。
  “呵呵,我是有這個打算,不過因惦記裏典的葡萄美酒,因此還壹直舍不得走!”趙擎幹笑幾聲說。
  “原來如此,不過快了,最多還有兩三天便可以見到分曉!”陳旭也笑著邊走邊說,“對了,趙先生,既然妳是商賈之家,旭可不可以請妳幫個忙?”
  “裏典請說,只要趙某能夠做到必不推辭!”
  “嗯,就是幫我打聽和購買壹些東西而已,因為我無法外出,只能委托南來北往的商旅,壹會兒我把清單給妳,如果弄到了到時候就幫我帶到清河鎮來,報酬必不會少!”
  “此事易耳,最近幾日多謝裏典招待,區區小事何談報酬!”趙擎連連擺手,然後話鋒壹轉說,“不過趙某對這制陶坊的拉坯機很感興趣,不知能不能得到裏典的制作方法?”
  陳旭似笑非笑的轉頭看了趙擎壹眼:“趙先生,這個代價可是很大的哦!”
  “無妨無妨,這拉坯機能夠將制陶速度提高數十倍,做出來的器物也都圓滿規整,某行遍大秦也從未見過也,如若此物能夠傳播出去,將大大降低陶器的價格,普通老百姓也將可以大量購置以作家用……”趙擎跟在後面滔滔不絕說出壹大堆拉坯機的好處。
  陳旭聽完卻不置可否,笑著說:“其實這臺拉坯機還非常原始,等我閑暇有空就改成腳踏式的,那樣工匠壹人就可以操作,也可以自己掌控旋轉的速度,等趙先生下次來的時候在再給妳制作圖紙吧!”
  陳旭當然不肯答應了,拉坯機雖然結構就簡單,但在當今大秦來說,那就是後世最尖端的工業機器,如果趙擎真的是商人,壹旦大規模推廣開,獲利簡直不可計數,目前的大秦幾乎每個縣都有單獨的制陶坊,而雉縣甚至好幾個鄉鎮都有。
  陶器不像瓷器,非得要用到高嶺土,陶器的成分是黏土,含有石英砂的細黏土都能燒制,因此壹般有黏土的地方就有制陶工坊,就近采料就近制造,哪怕壹個縣只賣掉三五臺,壹臺只要三百錢,那全國算下來絕對就是壹個天文數字。
  這筆錢他雖然掙不完,但必須分壹杯羹,才能有足夠的錢來發展清河鎮,有足夠的錢來推動自己的事業,去研發更多的東西。
  要知道他在鎮上做的每壹樣東西都是自己最後要掏錢的,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動工,他發現自己的錢開始有點兒捉襟見肘了。
  陳旭的話趙擎自然聽懂了。
  那就是這個小裏典大人不見兔子不撒鷹,沒看到好處壹前絕對不會把拉坯機的制造技術傳給他。
  而去木器坊和陶器坊偷技術這個念頭剛飄起來就被他按了下去。
  首先肯定是打聽不到,木器坊和陶器坊無論是工匠還是學徒都不會告訴他,這個他已經偷偷試過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