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三百四十章:四海同日月
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
2019-6-4 17:29
奉天殿裏很安靜。
宦官羨慕的看了臣劉瑾三字壹眼,而後,繼續念道:“臣奉陛下之命,追隨臣父劉文善至西洋。”
接著,便是說起四洋商行虧本的事。
賣出無數的寶貨,卻得到的卻是壹錢不值的制錢。
聽到此處,弘治皇帝臉微微壹顫。
真是大手筆啊,這是花錢如流水,敢這樣花錢的,只有兩種人。
壹種是有大魄力的人。
另外壹種,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而劉文善,兼而有之,這就厲害了。
這宦官而後開始念著西洋打災,災情過後,劉文善決心救災。
此事,弘治皇帝是知道的。
這又是花銀子,且還需要有極大魄力和花別人錢來作為條件。
弘治皇帝不禁撫摸自己的額頭。
劉健等人,更是心在淌血,這是多少的銀子啊。
四洋商行的銀子,不就是股東們的銀子嗎?
這天底下最大的股東。
所有人擡頭看著弘治皇帝,露出同情之色。
劉健更是無語,這銀子給朝廷花,該有多快樂。
弘治皇帝臉色愈發的陰沈。
他不耐煩的道:“別說這些閑話,後頭說的是什麽?繼藩……”
“兒臣在。”方繼藩聽到劉文善這樣花銀子,不但沒有擔心,反而在此刻,放下心來。
劉文善是去執行重大使命的,這個任務極為艱巨,方繼藩倒是不擔心劉文善的能力,唯壹擔心的是,他何時才能把事情辦妥。
可現在,見劉文善不將股東的銀子當銀子,倒是放下心了。
因為能花銀子的人,才能掙銀子。
弘治皇帝看了方繼藩壹眼:“朕見妳笑呵呵的,怎麽,這也是喜事嗎?”
方繼藩忙道:“兒臣為能有這樣的門生而欣慰。”
弘治皇帝:“……”
也罷,就當他腦疾犯了。
弘治皇帝看向那宦官。
宦官繼續道:“於是,為了救災,臣父與臣,取出庫中數不清的制錢,分發諸國,勒令其救災,誰曾想到,各國竟是制錢泛濫,市場驟然開始混亂,七個銅錢的雞蛋,竟在短短數日之間,上漲了五十倍,若是災區,更甚,竟已漲至百倍以上,市面上制錢數之不盡,不出半月,這各國制錢,竟如廢紙。真臘國王懇求臣父與臣至真臘,疏解困境……”
弘治皇帝聽到此處,心裏猛地咯噔了壹下。
此前,還沒想到這個操作,只看到劉文善在拼命的花銀子。
可現在……他猛地想起來了什麽。
弘治皇帝立即道:“求索期刊第六十三期,《貨幣論》第三節,這裏頭……是否就有這個道理,錢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錢幣的價值,在於信用,而信用的根源……”
弘治皇帝眼前壹亮。
他突然明白,這壹切,原來都是早有預謀了。
劉健等人,也反應了過來。
那馬文升不由道:“陛下,臣也明白了,這豈不是和大明寶鈔壹樣的道理?”
而後,馬文升收到了無數惡狠狠的眼神。
怎麽說話的?
能和大明寶鈔壹樣嗎?
馬文升所說的大明寶鈔,當然是太祖高皇帝在時印制的大明寶鈔。
起初的時候,確實很值錢。
可隨著毫無節制的不斷濫印,這印刷的面額,已經越來越大,百年過去,原先還頗有信用的大明寶鈔,最終價值越來越低。
當然,西洋各國的制錢,比之大明寶鈔更甚,這才壹個月時間不到,因為粗制濫造,加上大量的制錢突然投入市場,壹下子……信用徹底的喪失。
宦官繼續道:“臣父與臣,至真臘,真臘國王竟是無禮,慢待臣父,臣父怒,打真臘國王……”
弘治皇帝等人懵了。
打人了……
“……‘”
這宦官還以為自己看錯了,確定了幾次,確實在這奏報上頭,用的是打字,雖然壹個打,卻可以想象,應該打的還不輕。
所有人都不禁緊張起來。
他們可是單刀赴會,當著國王的面,揍了國王,如那孤落支所言,這真臘國,畢竟還有十數萬帶甲之士,有山川之固,如何受的了這樣的侮辱,少不得是要拼命的,壹旦魚死網破,這劉文善和劉瑾,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了嘛?
想到此,弘治皇帝捏了壹把汗,這劉文善,太魯莽了。
下意識的,他看了壹眼方繼藩,還真是什麽師父,教授出什麽弟子啊。
而方繼藩聽到此處,見許多人朝自己看來,壹副妳看看,就知道妳教出來的弟子是這樣。
方繼藩頓時心裏怒了,跟我有啥關系?難道不知道基因決定性格嘛?出門左拐找他爹啊,我方繼藩又不是他爹,我是他的師父,我……
方繼藩面帶羞色,老半天,從口裏蹦出壹句話來:“打人……是不對的。”
“……”
這等於是廢話。
可是……這話又再正確不過。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
劉健等人也不甘心的點頭。
不過弘治皇帝心裏記掛著劉文善的安危,自是沒心思顧及方繼藩,繼續看著那宦官。
宦官低頭看了看奏報,不禁滿是疑惑起來,他期期艾艾的道:“真臘王面目全非……大……大……大怒,不不不,大悅,笑之。”
“……”
這已經是侮辱人的智商了。
笑之。
我來打妳幾巴掌,妳笑笑看看。
這個真臘王,莫不是腦子進水了吧?
腦疾?
方繼藩又壹次躺著中槍,為啥大家又瞪我?
弘治皇帝不由道:“確定沒有報錯。”
“陛下。”宦官要哭了:“奴婢起初,也以為是看錯了,再三看過,真……真是笑之……”
弘治皇帝道:“繼續。”
“於是,真臘王欣然與臣父懇談,相談甚歡,撫掌笑曰:先生大才,不愧為上國之使也,親近隨和,又有威儀,令小王傾慕。”
弘治皇帝面無表情。
這天底下,自匪夷所思的事,他也見過……
劉健等人面面相覷,顯得很不淡定。
宦官繼續道:“真臘五大臣,歷代為真臘公卿,乃真臘王之肱骨也,此時亦是喜不自勝,為之撫掌叫好,贊曰:大明恩典,如日月之光,照在真臘臣民身上,真臘國若能永為大明藩屏,實乃三生之幸也。”
氣死了,寫到壹半,停電了,稿子丟了,又重新寫過壹遍,趕在十二點前發出來,好困,趕緊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