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歷史軍事

明正德四十年夏。 正泰縣城東的某個不知名破廟內,壹個穿著破爛道袍,滿臉胡渣子的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5章 占地盤收保護費

山溝皇帝 by 雨天下雨

2019-5-16 20:26

  哪怕有著現代的靈魂,但是李軒說實話和黃竹山的裏其他土匪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都是欺軟怕硬的貨色。
  那些普通土匪們天然就對官府有著恐懼,所以方東全和黃學仁他們雖然嘴上天天叫嚷中興大唐,推翻偽明,但是骨子裏對明廷官府有著天然的恐懼,遇上大批明軍會跑的不比兔子還快。
  而李軒呢,他倒是不怎麽畏懼官府之類的,但是他卻是比任何壹個黃竹山的土匪更加清楚壹個統壹王朝的可怕!
  哪怕明王朝現在已經步入王朝的中期,地方衛所早已經腐朽不堪,戰鬥力下降的連倭寇、土匪都打不過。
  但是他們地方大啊,人多啊!
  李軒他們累死累活也不過是弄出了幾百號土匪呢,但是人家明王朝隨隨便便就能從周圍的的府縣裏抽調好幾千甚至上萬的兵力。
  這上萬兵力如果被幹掉了,不要緊,還可以從其他地方調兵過來,這個地方調幾千,那個地方調幾千,最後能輕而易舉的抽調好幾萬兵力重新殺到正泰縣來。
  正是因為對明王朝這種統壹了九州的中央王朝的實力了解的很清楚,李軒才是壹直都不敢打正泰縣城。
  說句不要臉的話,就算現在正泰縣城主動投降,邀請他入城,他都不敢進城!
  不過不進城,不代表著就要放棄正泰縣的百裏之地,十萬之民了!
  曾子文剛才的這壹番話,也算是點燃了李軒的壹絲野心:如今正泰縣已經無能能夠阻擋自己了,不趁著這個時候發展壯大更待何時?
  正泰縣這個縣城不打,龍華鎮這個軍事重鎮也不打,但是不代表著不可以把廣闊的正泰縣百裏之地收入囊中啊!
  打掃完戰場後,士兵們都是休息去了,不過那些高級將領和官員們卻是沒有能夠休息,李軒把他們匯集了起來召開軍事會議。
  壹開始曾子文還以為李軒召集人手開會,是為了攻打正泰縣城呢,但是這剛開始就聽出來了不對頭。
  因為李軒開始就是這麽說的:“如今正泰明軍新敗,已經無力阻擋我軍縱橫鄉野,正是我軍的大好機會!”
  李軒的話裏沒有說縣城或者龍華鎮,而是說的鄉野!
  對此曾子文道:“陛下,我等不趁此機會拿下正泰縣城嗎?”
  李軒聽罷,都懶得搭理這個曾子文,這個人的戰爭思維還停留在傳統戰爭思維上,壹點都沒有領悟到造反戰爭該如何進行!
  而身為壹個生長在紅旗下,根正苗紅的紅領巾,黨`國的接班人,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壹個詞匯叫做‘農村包圍城市’。
  如果是工業時代,生產資源、尤其是維持戰爭的生產資源大多集中在城市,所以戰爭需要圍繞城市來進行,如果是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少的國家,其主要的人口也會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裏,因此戰爭也得圍繞著城市來進行。
  但是在農業時代的中國卻是不壹樣,首先國內的絕大部分生產資料都在農村,這個生產資料包括人口以及土地,由此可以產生賦稅,兵員,糧食,武器等等維持戰爭所需的戰略性武器。
  其次,基於中國傳統的政令不下鄉的特殊國情,城市裏的官府在數千年來就從來沒有能夠有效的統治農村,換句話說,在農村裏明王朝的統治根基薄弱,有利於大唐王朝在農村的確獲得人心上的支持。
  其次很關鍵的壹點就是,這年頭的城市實際上是典型的消費性城市,農村不是靠著城市養活,而是城市靠著農村養活。
  只要控制了農村的確,實際上就控制了城市的血脈!
  說了這麽多,總之控制農村比控制城市要好,而且是好的多!
  不過這些理由李軒是不會長篇大論的說給手下人聽的,甚至他連農村包圍城市這個詞匯都沒有說出來,都是壹群文盲,妳和他們說什麽造反理論,人家都聽不懂好吧。
  所以他對眾人說的很直白,很簡單:不打正泰縣,我們先把大山附近的村寨給控制起來,然後就地招兵收糧!
  壹群土匪們壹聽不用打正泰縣城也就放下心來了,至於到鄉野劫掠,那是他們的老本行了,那都不叫事。
  雖然李軒說的是控制什麽農村,而不是劫掠,但是在這些土匪的思維裏,很自覺的就把李軒的話轉換為了:占領地盤,收保護費!
  所以聽李軒說了壹大通後,方東全就是這麽道:“陛下說的太好了,現在我們剛好趁著明軍空虛,去多占幾個村寨,招兵收糧!”
  壹旁的黃學仁也是道:“對,現在是該多占壹些地盤的時候了!”
  聽著手底下的人說搶地盤收保護費什麽的,李軒也不以為意,和這些土匪們相處久了,他也知道這些人的思維方式就是這麽直接,哪怕是玩造反都是玩的土不拉幾的,壹點也不高大上。
  李軒總不能指望著他們壹口壹個革命,壹口壹個民族大義不是,還是搶地盤收保護費比較適合他們。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造反爭霸嘛,比的就是搶地盤嘛,大家搶來搶去,最後壹個實力最強的人把所有地盤都搶到手了,那麽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統壹,壹個新的中央王朝就誕生了!
  眾人商議了將近半個時辰後才是散去,這兩天大家都累的慌,早說玩早睡覺。
  第二天早上,睡了半夜的李軒等人就是起來了,這起來吃完早飯,李軒就是聽了斥候們的報告,說是昨夜潰敗的明軍大部分都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蘇家康和王誌嘆他們只收攏了兩三百人朝著正泰縣逃回去,至於剩下大幾百人的潰逃士兵哪裏去了,鬼才知道!
  那些潰兵們仿佛是滲入戈壁灘的毛毛雨,壹眨眼功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過李軒他們也是懶得搭理蘇家康以及其他的明軍潰兵了,今天開始他們有大事,有正事要忙呢!
  吃飽喝足後,李軒壹聲令下,這支大唐新軍就是押著兩百多的俘虜朝著南方繼續前進。
  南邊是大山,而大山和正泰縣、龍華鎮之間是廣闊數十裏的鄉野,這些鄉野就是他們的目標。
  南邊的這些鄉野靠近大山,對於大唐王朝而言,要依托大山內來壹個進可攻退可守。
  所以說,他們南行並不是為了返回黃竹山,而是為了控制這些鄉野地區。
  不過怎麽實際上的控制這些廣闊的農村地區卻是個問題,首先妳壹群土匪跑過去搶人搶糧,這些民眾們可是會跑的,人都跑了妳要壹大片荒地幹嘛?
  為了打消農民們對自己這夥土匪的顧慮,李軒對部隊提出了嚴肅的軍紀要求:不得擾民,不得劫掠!
  這個要求興許對後世軍隊來說很正常,但是在這年頭,它卻是壹個劃時代的‘舉措’。
  這年頭甭管官兵還是流賊?還有不擾民的?
  少,絕對的少,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這樣的,不管是官兵還是流賊:大軍所過赤地千裏!
  包括之前的大唐新軍都是如此!
  但是如今為了收攏民心,李軒卻是嚴令不得擾民,但凡擾民劫掠者,斬!
  這條命令讓黃竹山的壹群土匪們相當不習慣甚至是疑惑,不讓擾民還好壹點,不讓調戲良家婦女就不調戲唄,頂多下面那根不舒服壹些,實在忍不住了用手也能解決!
  但是劫掠都不讓了,以後他們吃什麽啊?
  要知道現在大軍所吃的糧食,可都是搶來的,他們在外頭這幾個月可都是就食於敵,不讓搶糧食不得餓死啊!
  不過不習慣也沒有辦法,軍令如山,李軒親自頒發的軍令,敢有不從者,他的侍衛隊立馬就敢殺人!
  李軒在整頓軍紀的同時,還打算提出另外幾個口號,用來吸引廣大的民眾加入大唐王朝。
  不過該提出什麽口號吸引大量的民眾加入大唐王朝,這卻是壹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因為這種口號不能隨便喊,比如說清君側之類的就不適合他李軒,他李軒又不是明王朝的宗室、權臣,提這種口號會讓人笑掉大牙的。
  還有什麽民不聊生不得不反之類的口號也不能亂喊,這年頭的百姓雖然生活的頗為困苦,但這是時代局限性,糧食產量低下,生產效率低下所導致的,天下尚未進入亂世,雖然很多人還是會被餓死,但是餓殍千裏這種事還是沒發生。
  還有將相王侯,寧有種乎也是不能亂喊的,他李軒可是皇帝呢,雖然只是個山溝皇帝,那也是皇帝呢,那種動亂造反喊出的口號對於他來說不適用。
  然後什麽打土豪分田地這種口號李軒是很想喊的,但是理智告訴他,這樣的口號喊起來雖然痛快,但是也會把士紳地主階層全部給得罪死了。
  而這些階層裏有大量的讀書人,雖然說明朝時期的讀書人大多都已經被八股文洗了腦子,全都是變成了腐朽不堪的貨色,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人在當代社會裏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本鄉本裏裏的讀書人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如果把他們得罪死了,他們就會帶著鄉民進行各種各樣的武裝抵抗。
  大唐王朝還這麽弱小,可經不起這麽折騰,就算最後要打土豪分田地,那也得壯大以後,有了穩固根基和數十萬大軍之後,再來搞這種事。
  至於現在嘛,李軒覺得應該先團結壹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先抱壹抱土豪的大腿以求幹翻明王朝,等幹翻了明王朝再和那些腐朽墮落的土豪翻臉!
  至於為什麽要和他們翻臉?
  誰讓他們是土豪啊,打土豪還需要理由?
  不需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