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歷史軍事

明正德四十年夏。 正泰縣城東的某個不知名破廟內,壹個穿著破爛道袍,滿臉胡渣子的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0章 九部制

山溝皇帝 by 雨天下雨

2019-5-16 20:26

  當李軒剛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可沒有什麽雄心壯誌,當時他最想做的就是逃離黃竹山,然後隱姓埋名過壹輩子,那個時候的他甚至還奢望著自己跑到江南那片地方去,看壹看秦淮河兩岸的風光,體驗壹番秦淮女子的溫柔,嗯,最好是免費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就發現自己最初的這個想法無異於癡人說夢,想要逃出去不容易,而逃出去後想要躲過官府的追鋪更不容易。
  後來因為柳八茍,方東全他們雖然不讓李軒走人,但是各方面的待遇還不錯,都沒虧待李軒,久而久之,他就覺得在這個山溝溝裏當皇帝其實也不錯。
  至少在這片小山溝裏,他就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壹大堆人天天吹捧他是千古聖君,待久了有自信!
  這種狀態壹久,慢慢地李軒也就接受了自己是山溝皇帝的這個事實,平日裏以朕自稱的時候,已經是不會感到絲毫的拗口,現在妳讓他以‘我’‘吾’之類的自稱,他還不習慣呢。
  既然接受了當皇帝的命運,那麽李軒自然就需要考慮怎麽把大唐王朝建立成壹個真正的王朝,把皇帝位坐的更穩壹些,免的到時候被明軍擊敗從而被拉上斷頭臺。
  之前編練近衛軍,支持方東全他們去攻打雞冠山、黑虎寨、黃桂山,都是他的壹些嘗試。
  但是這些嘗試之所以說是嘗試,就是以為它們影響不大,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大唐王朝的兒戲性質。
  他編練的近衛軍就算再能打,但是不管在他們自己的心目中,還是說在外頭的那些明軍心目中,他們依舊是壹群土匪。
  治下的民眾就算膨脹到了現在的兩千多人,但是這兩千多人壹個個都是把自己當成了土匪,絲毫沒有作為壹個普通大唐子民的覺悟。
  而這樣的大唐王朝是絕對不可能存活多久的,哪怕是能夠擋住下壹次的明軍進攻,但是絕對不可能壹次又壹次的擊敗明軍。
  而大唐王朝只要戰敗壹次,那麽就絕對死翹翹了。
  所以,軍制改革是必須的,而要實行軍制改革,李軒就得先推動官制改革,只有明確的文武官員等級制度,才能夠建立軍隊的指揮體系,軍隊有了指揮體系後,才能夠稱得上是壹支軍隊。
  如今的大唐王師,不過是幾個土匪頭子帶著壹群土匪瞎打罷了,根本就沒有任何指揮體系可言。
  諸多的原因都讓李軒必須建立壹個完整的官制體系!
  當李軒在朝堂上說起官制改革的時候,下頭的柳八茍、錢夢久、王文華三人是壹臉的驚訝,顯然是沒想到李軒會突然說這些。
  反倒是方東全、陳屠夫他們有些無所謂,在他們看來,官制改革無非就是改壹改大家的官名罷了,實際影響不大。
  但是在柳八茍他們這幾個讀書人出身的文官看來,意義卻是大不同。
  當即柳八茍就是站出來道:“陛下所言甚是,我大唐初立之時多有匆忙,未能建立完整之官制,如今局勢稍安,我大唐又實力大漲,這官制的確是要確定下來了!”
  王文華也是道:“陛下果然是天縱之才,千年不出之聖君,目光如炬壹眼就看出了我們大唐現今之不足!”
  錢夢久看了看王文華,目光了露出了壹絲鄙視,這個王文華就知道拍馬屁,但實際上屁話都沒說。
  當即他道:“不知陛下欲采用何等官職?”
  李軒道:“縱觀歷朝歷官制已不適於我大唐,古之三省六部早已經作古,偽明之六部亦多有欠缺,朕遍閱周禮之文,意立九部!”
  聽到李軒這麽說,方東全他們依舊是壹臉楞逼,他們這些人大字不識,那裏知道什麽官制啊,這個時候他們雖然帶了耳朵來,但實際上和聾子差不多。
  但是聽不懂詳細內容沒有關系,李軒的話裏頭,有那麽幾個字還是能聽懂的,比如說六部的‘六’,九部的‘九’。
  下頭的陳屠夫當即就是朗聲道:“陛下英明,九比六大,我們大唐的官制自然比偽明的更好!”
  壹旁的方東全也是道:“不錯,偽明有六部,我們大唐的就要有九部,比他們多了三部,還看那偽明以後怎麽囂張!”
  黃學仁和蔡二虎也是跟著附和,說著陛下英明,九部有多好多有,但是妳問他們九部怎麽就比六部好了?
  他們就壹個理由:九比六大!
  這聽的旁邊的三個文官是壹臉黑,就算是坐在龍椅上聽著他們吹捧的李軒都是面露尷尬之色。
  這官制優劣,還能用數字大小來比較的?
  此時柳八茍開口道:“陛下,不知何為九部制?”
  李軒壹邊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官制章程壹邊道:“九部,乃從六部擴展而來,除舊有之吏部、禮部、戶部、工部、兵部、刑部外,增設農、稅、察三部。”
  “吏掌管官員任免、考核、升降、調動諸事。”
  “禮部掌管五禮、科舉、教化、外交往來。”
  “戶部掌管戶籍、民政事。”
  “工部掌管工程營造,器械打造事。”
  “刑部掌管司法事。”
  “農部掌管農林礦商事。”
  “稅部掌管稅賦、俸餉事。”
  “察部掌管糾察百僚,彈劾不法事。”
  “各部設尚書壹名,左右侍郎各兩名,部下設各司,有郎中等。”
  李軒簡單的解說著九部制度,而他這麽簡單壹說,柳八茍、王文華、錢夢久這三個讀書人壹下子就聽明白了,這九部和以往的六部相比,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戶部被壹分為三,從掌管天下所有土地,農商,賦稅,俸餉等事務的大部門,變成了只管民眾內政事務的部門,而賦稅被單獨列出來成為稅部,農商也是被單獨出來為農部。
  至於察部,這玩意雖然少了壹個字,但是壹聽就知道是都察院。
  李軒搞出來的九部制度,乃是參考了明朝的六部制以及後世近代國家的內閣制度,不至於太驚世駭俗,又有改良,不說有多少,但是用著先肯定是沒問題的。
  這個九部制,簡單來說是具有大唐特色的六部制度,只不過是多增加了三部而已,至於為什麽要多增加三部,李軒自然有著自己的考慮,只是他現在是不會對柳八茍他們說為什麽的。
  此外,其實陳屠夫他們說的也不錯,偽明既然有六部,他們大唐王朝自然要比他們的六部多,而且多壹部兩部還不夠,要多就得多三部!
  因此,九部正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